中医养生
中医养生
从舌苔、脉象、面色看失眠,中医早就讲透了 一觉睡到天亮,不只是梦想 失眠,不只是睡不着那么简单。 翻...
药膳食谱大全
一觉睡到天亮,不只是梦想
失眠,不只是睡不着那么简单。
翻来覆去一整夜、半夜惊醒睡不回、梦多易醒早醒……
你以为只是压力大、情绪多,但中医却早已看穿了失眠的根源。
舌苔发黄?脉象细弱?面色暗淡?
这些身体的“表情包”,其实早就暴露了你失眠的“幕后黑手”。
今天我们就带你走进中医视角——
从舌苔、脉象、面色三大观察指标,教你辨别失眠体质,精准调理,不再靠熬!
中医讲:“舌为心之苗”,心藏神,心神安则眠安。
舌苔不仅反映脾胃,更能透露出五脏的真实状态。
我们先来看几种常见的失眠舌象:
特点: 舌质偏红、苔少甚至无苔、口干口热、心烦、盗汗
伴随症状: 入睡困难、夜间易醒、烦躁、五心烦热
调理建议:
推荐方:天王补心丹、百合地黄汤
食疗推荐:莲子百合银耳汤、生地黄炖梨
少熬夜,多滋阴,情绪勿激动
特点: 舌头颜色淡、胖大、有齿痕,舌苔白润
伴随症状: 容易疲劳、多梦、健忘、心悸、面色萎黄
调理建议:
推荐方:归脾汤、加味酸枣仁汤
食疗推荐:龙眼红枣小米粥、党参黄芪炖鸡
注意健脾养心,规律作息
特点: 舌红、苔黄腻,有时伴口苦、口干
伴随症状: 情绪易怒、胸闷、睡眠浅、多梦
调理建议:
推荐方:龙胆泻肝汤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
食疗推荐:玫瑰花茶、菊花决明子茶
建议多舒压解郁,少熬夜、少吃辛辣
中医把脉,不只看跳动,更是在解读五脏的气血运行。
失眠者的脉象,也各有不同暗示:
提示你阴血不足、虚火扰心。常见于熬夜、思虑多、体质偏热者。
气血两亏,脾胃弱,供血不足,无法“养心安神”。
多为情绪型失眠,如工作压力大、情绪波动强,肝火内扰。
伴有梦多易醒、胸闷、嗓子粘、打鼾,舌苔厚腻、黄。
中医讲: “脉象知病情,调理有方向。”
了解自己的脉象,才能对症安眠。
一个人的面色,其实就是气血运行的“外在窗口”。
提示心脾气血不足,属心脾两虚型失眠。
这类人通常白天也容易疲乏、无神。
属阴虚火旺型,典型表现是“白天虚,晚上火”。
体内阴分不足,火气上浮,扰乱心神。
多属肝郁血瘀型或肾虚型失眠。长期失眠让身体透支,面色黯淡,肾精难固。
中医说: “有诸内,形诸外”。
面色,是失眠的长期反映。
中医称失眠为“不寐”,认为其根源多在于心神不安。
而让“神”不安的原因,常常和五脏六腑失调有关。
常见中医分型:
类型 | 病因 | 表现 | 调理方向 |
---|---|---|---|
心脾两虚 | 思虑劳倦,气血不足 | 易醒、健忘、乏力 | 补益心脾、养血安神 |
阴虚火旺 | 久病或熬夜伤阴 | 心烦、盗汗、口干 | 滋阴降火、安神定志 |
肝火扰心 | 情绪激动、压力大 | 急躁、梦多 | 清肝泻火、疏肝解郁 |
痰热内扰 | 饮食不节、湿热重 | 胸闷、头重、梦多 | 化痰清热、宁心安神 |
心肾不交 | 思虑过度、久病体虚 | 心烦、腰酸、耳鸣 | 交通心肾、补肾安神 |
睡眠,不只是强行闭眼,而是身体五脏协调、心神安定的自然产物。
📌 几个小建议帮你调理:
蓝光刺激神经,抑制褪黑素,影响入眠。
热水泡脚10分钟,加点艾草或薰衣草;再轻按神门穴,有助安神。
每天同一时间上床,建立“入睡节律”。
建议傍晚快走、八段锦、太极等轻缓运动。
失眠,是身体给你发出的求救信号。
不要一味求快地“吃安眠药”,也别把睡不着当成小事。
舌苔、脉象、面色,早就把你的身体状态“写”了出来。
中医讲“辨证施治”,只要找到属于你的失眠根源,就能让你安心入眠、做个好梦。
愿你今晚,从观察自己开始,找回那久违的深度睡眠。
💬 留言区互动:
你是哪种失眠体质?舌苔、面色、脉象,你对上了吗?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睡眠故事,我们一起找回安心的一觉!
中医养生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