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
中医养生
经络不通引发多种问题,如何疏通? 📍 疏通经络,才是养生长寿的根本! 一、为什么“经络通”人就健康?...
和润人生
📍 疏通经络,才是养生长寿的根本!
中医有言:“通则不痛,痛则不通。”
我们常说的“气血运行”“五脏调和”,其实都要靠经络来输送和联络。
经络,是贯穿全身的“气血通道”,连接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,是人体的健康高速路网。
👉 一旦经络堵塞,气血运行不畅,就容易导致:
疼痛:如头痛、肩颈痛、腰膝痛
寒症:如手脚冰凉、宫寒、畏冷
肿胀:如水肿、面部浮肿、眼袋大
内耗:如疲劳、乏力、睡不好、易上火
🧠 很多慢性病、情绪病、肥胖病,其实背后都是“经络不通”。
→ 可能是督脉、膀胱经、胆经不通
→ 多因肾经、脾经寒湿阻滞
→ 可能是胃经、脾经水湿运化不畅
→ 说明任脉、冲脉、肝经瘀堵
→ 和胃经、大肠经、小肠经相关
→ 与肝经、心经运行受阻有关
📌 经络堵塞不仅仅在“表面”,更会影响你的气色、体态、情绪乃至精神状态。
中医认为,经络堵塞常由以下5个方面引起:
原因 | 表现 |
---|---|
寒邪入侵 | 感受风寒湿邪,导致气血凝滞(如吹空调、穿得少) |
久坐不动 | 气血运行缓慢,导致局部瘀阻 |
饮食不当 | 多食寒凉油腻,损伤脾胃、湿邪内生 |
情绪抑郁 | 肝气郁结,气机阻滞,经络瘀堵 |
睡眠失衡 | 阴阳失调,气血运行受阻,代谢下降 |
📌 说白了,不良生活方式+外部环境+情绪波动,是经络“堵”的根源。
以下是常见经络“报警信号”自查表👇
经络 | 典型症状 |
---|---|
肝经 | 情绪易怒、乳房胀痛、偏头痛、痛经 |
肾经 | 腰膝酸软、失眠多梦、夜尿频繁、耳鸣 |
脾经 | 四肢无力、食欲不振、舌边有齿痕、水肿 |
胃经 | 消化不良、口臭、便秘、脸色发黄 |
心包经 | 胸闷心悸、手掌热、焦虑失眠 |
膀胱经 | 后背酸痛、怕风、鼻塞头痛、经常感冒 |
你中了几个?可以对照自身感受,初步判断经络状态。
艾灸通过温热刺激,激活经气,最适合因寒湿堵塞的经络问题。
推荐灸法部位:
足三里:疏通全身经络,增强免疫
关元穴:温肾壮阳,驱寒祛湿
肩井穴:缓解肩颈僵硬
三阴交:调和肝脾肾,理气养血
📌 每次艾灸20~30分钟,贵在坚持,不要急于求成。
简单实用的方法,适合居家调理。
肝经拍打:大腿内侧,缓情绪、调经期
胃经拍打:大腿前侧,助消化、减腹胀
膀胱经刮痧:背部两侧,通阳解表、防感冒
📌 每次5~10分钟,出痧后多喝温水、避免受凉。
用热水泡脚(艾草、生姜、花椒皆可),可刺激足部6条经络:
足少阴肾经、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太阴脾经……
是最简单有效的“经络保养术”。
泡后按摩脚底反射区,促进局部循环和经络畅通。
“动则生阳,动则气通。”
推荐的经络疏通运动:
八段锦:全身经络打通法,轻松易学
太极拳:柔和舒展,调气顺脉
跑步快走:提升全身阳气,缓慢推动气血循环
颈肩操/拉伸操:缓解局部瘀阻
📌 每天至少30分钟身体运动,胜过吃十种药!
经络“堵”,多与寒湿、痰湿、瘀阻有关。
建议多吃:
温性食物:姜、桂圆、红枣、羊肉、山药
活血化瘀食物:玫瑰花、丹参、山楂、红豆
祛湿利水食物:薏米、茯苓、冬瓜、玉米须
少吃:
寒凉水果(西瓜、梨子)
冷饮、冰奶茶、夜宵
油炸、黏腻、辛辣食品
时间段 | 对应经络 | 建议行为 |
---|---|---|
5-7点 | 大肠经旺 | 起床排便、温开水润肠 |
7-9点 | 胃经旺 | 吃早餐,养胃护脾 |
11-13点 | 心经旺 | 保持平静,避免情绪波动 |
15-17点 | 膀胱经旺 | 多喝水、排尿,排毒排湿 |
21-23点 | 三焦经旺 | 放松入睡,助调气血运行 |
顺时而养,事半功倍。
经络一通,百病不生;经络一堵,百病丛生。
别等病来了才想起调理,
不如从今天起,就为身体“疏通道路”!
🌿 疏通经络,是对抗亚健康最稳健的方式。调理身体,从“打通经络”开始!
📮 想获取《12条经络疏通图+居家拍打顺序表》?
发送关键词【经络通】,我免费送你一份!
中医养生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