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
中医养生
拿什么拯救你,我的低气血生活? ——写给每天都在强撑的你 你是不是也常常这样: 一早醒来,眼皮沉得像...
臻宝典藏
——写给每天都在强撑的你
你是不是也常常这样:
一早醒来,眼皮沉得像灌了铅;
看着镜子里的自己,脸色苍白发黄、唇色淡淡,毫无血色;
别人加个班还能聚餐蹦迪,而你连上班都像是在渡劫;
明明没干什么重活,却总是心悸气短、头晕眼花、四肢发凉……
朋友笑你是“低电量少女”,医生说你是“气血虚体质”。
但你自己最清楚——
这不是矫情,也不是懒惰,是一种真实且无力的生存状态。
那么,低气血的生活,究竟是怎么回事?
又能靠什么来拯救?
今天,就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,重新认识气血虚弱的真相,并找到真正有效的调养方法。
在中医里,“气”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,“血”是滋养身体的物质基础。
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。
气推动血运行,血又反过来养护气的流动,二者相辅相成。
一旦气血不足,整个人就会变成“断电模式”:
气虚 → 容易疲惫、气短乏力、声音低弱;
血虚 → 面色苍白、头晕心悸、失眠健忘;
气血双虚 → 疲劳+晕眩+情绪低落,简直像是行走的“空壳”。
你是不是突然明白了:
为什么自己年纪轻轻,却总有种“被生活掏空”的感觉?
现代生活节奏快、压力大,不知不觉就把我们推向了气血亏损的深渊。
中医讲:“夜卧则血归于肝。”
肝藏血、主疏泄,长期晚睡不仅耗血,还影响血液调养,自然气血亏空。
每个月经期,都是气血流失的过程。若调养不当,就会积累性气血不足。
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。节食等于断了源头,身体没有原料,自然造不出足够的气血。
中医称之为“气血两虚”之体,身体处于极度亏损状态,稍不调养就容易虚弱加重。
“思伤脾”“怒伤肝”,长期情绪内耗会影响气机运行,气血就如同“瘀堵的河流”,流也流不动。
气血虚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,它是一整套“崩溃前兆”。
👇以下症状你中了几个?
√ 睡眠浅,易醒,醒后难入睡
√ 起立时容易眼前发黑、晕眩
√ 面色苍白或萎黄、嘴唇无血色
√ 舌淡体胖,苔薄白,脉细弱
√ 皮肤干燥无光泽,脱发严重
√ 月经量少、色淡,周期紊乱
√ 情绪低落,易疲惫,缺乏动力
√ 手脚发凉,即便夏天也怕冷
如果你中招了3条以上,那就是实打实的“气血虚体质”。
但别怕,中医向来强调“可调、可逆、可养”。
俗话说:“药补不如食补”。
想要养气血,先从厨房开始。
📌 推荐食材:
食材 | 功效 |
---|---|
红枣 | 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 |
桂圆 | 补心脾,养血益智 |
阿胶 | 滋阴补血,润燥养肤 |
枸杞 | 补肝肾,益精明目 |
黑芝麻 | 滋补肝肾,润肠通便 |
黄芪 | 益气固表,提升元气 |
党参 | 健脾益气,扶正固本 |
📌 推荐食谱:
红枣桂圆枸杞茶
材料:红枣5颗、桂圆3颗、枸杞10粒
做法:热水泡20分钟即可饮用
功效:补气养血,缓解疲劳
阿胶红糖乌鸡汤
材料:乌鸡1只、阿胶10g、红糖适量、红枣10颗
做法:文火炖煮2小时
功效:调经补血,增强体力,适合女性体虚
坚持每天一碗汤,一杯茶,养血补气比你想象中要简单。
再贵的补品都比不上一个好觉。
📌 睡前一小时这样做:
不看手机,避免蓝光刺激松果体;
用热水泡脚,艾灸足三里、三阴交;
听听轻音乐,或静坐5分钟冥想;
温牛奶+百合莲子羹,润肺安神又助眠。
📌 睡觉时间建议:
最佳入睡时间:晚上10点~11点;
尽量在子时(23点前)入眠,此时肝血开始调养,晚睡=熬干你的“血库”。
中医讲:“血得气行,气为血帅。”
心情不好、肝气郁结,血也会淤堵。
📌 推荐3种“气血流动法”:
① 八段锦: 适合早上做,舒筋活络,补气养血;
② 快步走: 每天30分钟,气血畅通、心肺调节;
③ 叩背拍肩: 晚上做,可疏通经络、促进血循环。
同时,给情绪找出口。
别憋着、别硬撑,流泪也是一种“排毒”。
归脾丸:气血双补,适合心悸、健忘、失眠者
八珍汤:经典的气血双补方,适用于体质虚弱者
十全大补丸:偏体寒气虚、术后、产后恢复者使用
当归补血汤:特别适合女性血虚、面色苍白、月经量少者
⚠️ 温馨提示:以上中成药需根据个人体质、辨证施治,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很多人说,成年人的崩溃是无声的。
其实,从你总是累、总是倦、总是提不起精神开始,你就已经在透支身体的“气血账户”。
你以为自己扛得住,
但身体早就发出了“低气血报警”:
情绪失控,是气虚不运;
皮肤暗淡,是血不养肤;
身心俱疲,是气血两虚。
别再硬撑。
你要做的,不是继续燃烧,而是学会“补血蓄能”。
愿你从今天起,放慢脚步,听听身体的声音。
用一碗热汤,一顿饭,一次好觉,把失去的元气一点点补回来。
请记得:
你不是懒,也不是矫情,
你只是,真的需要好好被照顾。
从补气养血开始,拯救那个被透支已久的你。
别再将就生活,要开始讲究地活。
✨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,请点赞+转发给身边的“低气血姐妹”
🌸 留言区欢迎你分享自己的补气血经验,一起温柔地爱自己。
中医养生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