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
中医养生
气虚失眠和肝郁失眠,调理方式完全不同:别再用错方法了! 失眠,已经成为当代人的“隐形流行病”。 许多...
药膳食谱大全
失眠,已经成为当代人的“隐形流行病”。
许多人睡不着、睡不深、醒得早,第二天精神疲乏,情绪低落。于是,有人开始吃褪黑素,有人热衷喝安神茶,也有人求助于中药调理。
但你知道吗?在中医看来,失眠不是一种病,而是一种症状,而导致这个症状的“根”,却可能完全不同。特别是“气虚失眠”和“肝郁失眠”——虽都表现为“睡不好”,调理方法却天差地别!
弄错了方向,可能越调越糟!
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聊聊这两种最常见的失眠类型,带你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法。
在中医里,失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:心脾两虚、阴虚火旺、肝郁化火、痰热内扰、心肾不交、气血两虚等。
其中最常见的,就是“气虚型”和“肝郁型”失眠。
那么,如何区分这两种类型呢?我们从表现上来识别。
睡不着或易醒,醒后难以再入睡
睡着了但不解乏,像没睡一样
白天乏力、气短懒言、面色苍白
动辄出汗、舌淡胖、脉弱
容易疲劳,一干活就虚脱
有些人还伴有食欲差、腹胀便溏
这种类型的失眠,不是因为精神太亢奋,而是因为“虚”。
中医认为,“气主推动”,当气虚无力时,五脏六腑功能低下,心神不藏,神不能安,便容易失眠。
久病伤气:长期慢性疾病耗伤正气
脾胃虚弱:饮食失调,生化气血之源受损
劳倦过度:过度操劳、思虑,气力不济
年老体虚:随着年龄增长,元气渐亏
气虚型失眠,关键在于“补气”,让气足则神安。尤其要健脾,脾为生气之源。
黄芪党参炖鸡汤
功效:大补元气,健脾益肺,宁心安神
做法:鸡腿肉+黄芪10g+党参10g+枸杞10g,炖煮1小时
山药莲子粥
功效:健脾补气、养心安神
做法:山药+莲子+大枣+小米/粳米熬粥
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
补气:黄芪、党参、太子参
健脾:白术、茯苓
安神:酸枣仁、远志、龙眼肉
经典方剂:归脾汤加减,适用于气血不足、心脾两虚型失眠。
不要熬夜,再晚也要在11点前睡觉
饮食定时,忌生冷油腻
多晒太阳,增强阳气
不要过度劳累,尤其避免久坐不动
入睡困难、翻来覆去难以安稳
心烦气躁,常常伴有情绪波动
胸闷、胁肋胀满、叹气频繁
女性常伴月经不调、乳房胀痛
口苦口干、便秘、舌红、脉弦
这是一个**“郁”出来的失眠**。
中医认为,“肝主疏泄”,主调畅情志。当肝气郁结,情绪不畅,就会影响心神安宁,导致失眠、焦虑、烦躁。
情绪压抑:长期郁闷、压力大、心事重
思虑过度:过分钻牛角尖、性格急躁
生活无序:加班熬夜、饮食失节、缺乏运动
这类失眠的本质在“气郁”,所以不能盲目补,也不能直接用安眠药压制,而应“理气为主”。
玫瑰花茶+茉莉花+陈皮
功效:疏肝理气、调和脾胃、舒缓情绪
注意:不适合孕妇及体虚严重者
百合莲子汤
功效:养心安神,清心润肺
做法:百合+莲子+红枣煮汤,晚饭后服用
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
疏肝理气:柴胡、香附、佛手
清心安神:合欢皮、远志、酸枣仁
调经养血:当归、白芍
经典方剂:加味逍遥散,适用于肝郁气滞型女性失眠、焦虑、情绪波动。
写日记,把情绪写出来
听舒缓音乐,练习冥想、静坐
多进行户外散步、太极、瑜伽等活动
多与人倾诉,少憋在心里
下面我们来做个对比,方便你快速分辨自己的类型:
项目 | 气虚型失眠 | 肝郁型失眠 |
---|---|---|
入睡情况 | 易醒,睡不实 | 入睡困难,心烦不宁 |
白天状态 | 疲乏无力,精神差 | 情绪不稳,易怒抑郁 |
体征 | 面色苍白,舌淡脉弱 | 面色晦暗,舌红脉弦 |
伴随症状 | 气短出汗,食欲差,大便稀 | 胸闷胁胀,口苦口干,便秘 |
调理方向 | 补气养血,健脾宁心 | 疏肝解郁,清心安神 |
常用方剂 | 归脾汤、黄芪建中汤等 | 加味逍遥散、柴胡疏肝散等 |
千万别把疏肝的药用在气虚体质上,也别拿补气的汤喝给肝郁失眠者,那会越调越乱!
中医讲“人睡好了,百病皆去”。但更重要的是,不是用药“让你睡着”,而是调理“为什么你睡不好”。
所以,中医调失眠,从来不是头痛医头,而是整体调理,标本兼顾。找对类型、调对方向,睡眠自然会回来。
不要急于求成:失眠不是一天形成的,调理也非一日可成。
先辨体质再用药:补错、疏错比不调还可怕。
养心为本,调脾为先:心安才能眠好,脾健气血足。
规律作息、情绪稳定最关键:任何药,都不如好心态+好生活习惯。
🌙愿你今晚好梦,日日心安。
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欢迎点赞、转发、收藏,分享给那些“失眠到天亮”的朋友们。中医不讲速效,但讲根源,愿你我都能用最自然的方式,找回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夜。
中医养生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