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
中医养生
湿气是空气中的“隐形毒素”?中医告诉你真相! 你是否常年感到困乏没精神? 是否早上起床,舌头厚厚一层...
养生知行录
你是否常年感到困乏没精神?
是否早上起床,舌头厚厚一层白苔?
是否脸上总是油腻、长痘,或者大便黏腻不成形?
如果你中了其中一项,恭喜你——
你可能正在被“湿气”悄悄拖垮!
在中医看来,湿气就像藏在空气中的“隐形毒素”,一旦侵入体内,就如牛皮癣般缠绵难解,久而久之引发各种慢性问题。
今天,我们就来揭开“湿气”这个隐形杀手的真面目——
在中医理论中,“湿”为六邪之一,性质重浊、黏腻、缠绵难愈。
湿气可以分为外湿和内湿:
外湿:来自空气、环境,比如潮湿天气、梅雨季节、住地下室。
内湿:由脾虚、饮食不节、生冷肥腻、情绪等内部因素引起。
一旦湿邪侵体,就如同一锅浓汤煮身体:黏、腻、难散,阻碍气机运行,影响五脏六腑。
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“隐形毒素”——无形无色,却可渗透全身,引发各种亚健康症状。
你可以用以下“湿气自测清单”对照自查:
舌苔厚腻、颜色偏白或黄
身体沉重、四肢无力、早起如同没睡
面部油腻、易长痘、色斑增多
容易口臭、口黏、口苦
胃口差、吃一点就胀
大便不成形,黏腻难冲,或拉肚子
小肚子发凉,易有腹部赘肉
阴部潮湿、异味重(女性)
情绪低落、精神恍惚、记忆力减退
湿疹、皮肤瘙痒反复发作
✅ 中3项以上,即可判断体内已有湿气堆积。
✅ 中6项以上,则属于湿气重型体质。
很多人以为“湿气只是天气潮”,但真相是——
我们自己,是湿气的最大制造者!
奶茶、冰饮、水果沙拉、冰啤酒……这些现代人离不开的“快乐源泉”,却正是湿气的温床。
中医观点:“寒则凝,湿则重”,寒凉食物会伤脾阳,脾虚生湿。
白领、学生、司机等长时间久坐不动者,阳气运化差,湿气易滞留。
情绪抑郁、压力大、熬夜,都会伤肝脾,导致气机不畅,湿邪内生。
梅雨季节、常年不开窗、住一楼或地下室,空气湿度高,湿气更容易侵入。
“湿气”本身虽然不是病,但是各种疾病的诱因和助推器:
湿气重→脾虚→气血不足→虚胖、月经失调、免疫下降
湿气困脾→代谢差→肥胖、水肿、脂肪肝
湿热下注→妇科炎症、前列腺问题、痤疮
湿毒不清→慢性皮肤病、风湿痹痛、痛经
尤其在女性身上表现更为明显:易疲倦、肤色暗沉、痛经带下多、体形虚胖难瘦
薏苡仁 + 茯苓 + 陈皮,三味药食同源之物,健脾祛湿、温阳化浊,尤其适合湿气重体质人群。
你也可以加上:
红豆:利水消肿
莲子:健脾安神
生姜:温阳散寒
每日一杯,湿气悄悄排出。
足三里:强健脾胃,增强消化功能
阴陵泉:祛湿利水,调理水湿代谢
中脘穴:健脾和胃、助运化
按压每穴2分钟,坚持两周有感。
温阳健脾、驱寒祛湿,是最简单有效的“养阳方”。
适合手脚冰凉、易疲倦、常腹泻人群。
少吃甜腻、油炸、冷饮
不穿湿衣湿鞋
保持室内通风干燥
梅雨季少外出、或注意防潮除湿
运动出汗,是最自然的排湿方式。
推荐运动:快走、八段锦、太极、瑜伽
注意:出汗后及时擦干,避免风寒入侵
它不是重病,却会慢慢吞噬你的精气神
它看似无害,却能潜伏多年影响健康
它不会让你瞬间崩溃,但能把你拖成一个“亚健康废人”
调湿,从现在开始!
别让湿气偷偷毁掉你的一生。
赶紧转发给身边湿气重的朋友,一起摆脱“湿毒人生”,活出清爽好状态!
中医养生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