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
中医养生
湿气为何让你睡得越来越差?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经历? 明明很累,躺下却难以入眠; 入睡后翻来覆去,夜里...
养生知行录
你是不是也有这种经历?
明明很累,躺下却难以入眠;
入睡后翻来覆去,夜里总是醒;
睡醒后依旧疲惫,感觉像根本没睡过;
白天犯困,晚上精神,日夜颠倒……
我们总以为是压力大、思虑多,但中医告诉我们:睡不好,也许是你体内湿气太重了!
中医认为:“湿为阴邪,其性黏滞,易阻气机。”通俗来说,湿气就像身体里的一滩“死水”,让你的气血运行不畅,五脏六腑“黏住了”。
当湿气困住了脾胃,影响了气血的生化,就会导致心神失养,无法安眠。
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,是抗湿的主力军。一旦脾虚生湿,湿邪反过来困脾,就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这就是为什么越湿越虚,越虚越睡不好。
你可能没想到,很多看似与睡眠无关的小问题,恰恰是湿气的“伪装”:
→ 湿邪困扰心脾,心神不宁,难以深睡
→ 湿气困重,清阳不升,晨起如背千斤
→ 湿气蒙蔽清阳,头脑不清,思维迟钝
→ 湿阻气血运行,阳气不能温煦四肢
→ 湿热内蕴扰动心神,阴阳失调,睡中多汗
→ 湿邪内蕴,体内湿热之象外泄
如果你中两项以上,说明湿气已经悄悄影响你的睡眠质量了。
现代人生活节奏快、饮食不节制、作息混乱,几乎都是“湿气收割机”:
→ 寒湿入脾,伤阳生湿
→ 脾胃失调,运化失常
→ 气机不畅,湿气难排
→ 伤阴耗阳,湿邪内停
→ 肝郁气滞,脾气受困,间接生湿
你是不是也中了几条?难怪湿气找上门,让你夜夜难安。
中医讲“祛湿不离健脾”,只有脾气健运,才能运化水湿,把体内的“湿泥巴”排出去。
茯苓:健脾渗湿
薏米:利水除湿
陈皮:理气化湿
白术:补脾益气
桑叶、菊花:清热化湿
☕ 每天1-2杯,调理脾胃、轻体祛湿。
足三里(健脾胃,补气血)
中脘穴(调胃气、散湿热)
三阴交(调和脾肾,助眠祛湿)
🌿 每晚艾灸10-15分钟,坚持一周,很多人都说“睡得更沉、更香了”。
多吃:山药、扁豆、薏米、莲子、芡实
少吃:甜食、油腻、寒凉、生冷之物
忌口:冰奶茶、冷饮、夜宵
食疗是养生之本,一顿晚饭的清淡,就是对睡眠最温柔的爱护。
湿气怕动,动则阳升,湿自化。
推荐运动:快走、瑜伽、八段锦、艾灸后散步
每天动30分钟,微微出汗,效果加倍
汗是“湿气的出口”,别让它封死了!
很多人都在追求“深度睡眠”,却忽视了体内的湿气才是偷走你睡眠质量的“真凶”。
调睡眠,先调湿。睡得香,体才轻,心才静。
愿你从今夜起,不再被湿气缠身,不再为睡眠发愁。一觉醒来,精神抖擞,元气满满!
中医养生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