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
中医养生
“心不藏神,魂不归舍”——中医眼中的失眠真相 现代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? “我又失眠了……” 入睡...
药膳食谱大全
现代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?
“我又失眠了……”
入睡难、睡得浅、醒得早、醒了再难睡……
很多人晚上辗转反侧、百般无奈,一到白天又精神恍惚、心情烦躁。
你以为这是工作压力太大?
你以为是手机刷太久?
其实,中医早就揭示了这背后的根本原因:
“心不藏神,魂不归舍。”
一句古语,道尽了睡不着的本质。
在中医理论中,人的精神意识活动,统称为“神”。“神”的居所在哪里?
——在心。
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心藏神。”
心主血脉,也主神志,是人体的“神明之府”。
与此同时,还有一句话:“肝藏魂,魂归于舍。”
这里的“魂”,指的是夜晚应当归于肝中安息,白天则随神而动。
💡 通俗地说:
白天是神在主导意识活动,晚上神要归于心中休息,魂也要回肝“关灯睡觉”。
一旦心血不足、心神不安,神就无法安宁;
若肝火扰魂、肝血不足,魂也无法归舍,于是——你就睡不着了。
长期用脑过度、操心烦虑,消耗心血
心血虚则神无所依,晚上容易心烦、多梦、惊醒
表现为:入睡困难、浅眠、多梦、心悸健忘、舌红少苔
📍 典型证型:心血虚、心阴虚、心火旺
生气、压抑、焦虑,肝气郁结,化火扰魂
肝火扰神,魂无法安稳归肝
表现为:易怒、入睡难、梦多惊醒、口苦咽干、两胁胀痛
📍 典型证型:肝郁化火、肝阴不足
晚餐油腻、吃太晚、消化负担重
湿浊困脾,痰热上扰,干扰心神
表现为:胸闷脘胀、睡后易醒、舌苔腻、口中粘腻
📍 典型证型:痰湿困扰型失眠
推荐食疗:酸枣仁粥、龙眼红枣汤、百合莲子羹
常用中药:酸枣仁、远志、夜交藤、合欢皮、柏子仁
经络调理:按摩神门穴、内关穴、心俞穴
调情志是首要!忌怒、忌郁、忌压抑
推荐茶饮:玫瑰花茶、菊花枸杞茶、柴胡疏肝散调理
睡前一碗温牛奶+泡脚,助魂归肝
晚餐不过饱,避免高脂高糖
常吃:山药、茯苓、莲子、薏米、陈皮
晚上泡脚可加艾叶+生姜,祛湿养阳、利眠安神
睡前1小时放下手机,关掉蓝光刺激
建议入睡时间:晚上11点前(子时阳气入阴)
睡前静心冥想、听舒缓音乐、看纸质书更助眠
失眠,不只是睡不着那么简单,而是心神无法安、魂魄无所归宿的信号。
它提醒你:
情绪是否太紧绷?
饮食是否太油腻?
生活是否太混乱?
你是否太久没有好好关照自己?
中医讲“治未病”,睡不好不是病,但是病将至的预警。
愿你今晚,洗净铅华,心神归位,安然入梦。🌙
—
📌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或身边失眠的朋友有帮助,欢迎转发收藏,别让“神不藏、魂不归”成为常态。
中医养生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