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
中医养生
这5种中医失眠类型,你中了几个? 在这个焦虑与信息爆炸的时代,“失眠”几乎成了现代人的通病。 有人说...
药膳食谱大全
在这个焦虑与信息爆炸的时代,“失眠”几乎成了现代人的通病。
有人说: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不是生与死,而是我躺在床上,手机没电了,却怎么也睡不着。”
更有人调侃:“一夜无眠,白天像鬼,晚上成神。”
你是否也曾:
躺下1小时,脑子仍然在“会议复盘”?
半夜3点醒来,再也无法入眠?
明明睡足8小时,醒来却像打了场仗?
反复做梦,醒来比睡前还累?
其实,失眠在中医眼中,不是一种病,而是一种“症状”,是身体气血阴阳失调的信号。中医将失眠归为“不得眠”“目不瞑”“不寐”等范畴,并从整体出发,辨证分型进行调理。
今天,就带你了解中医最常见的5种失眠类型,看看你属于哪一种,又该如何对症调理?
入睡困难,躺下脑子异常清醒;
心烦意乱,辗转反侧;
夜间易醒、醒后难再入睡;
伴有腰膝酸软、心悸健忘、舌红少苔。
长期思虑过度、工作压力大,导致心火旺盛,肾水不足,心肾不能相交,神不守舍。
“心藏神,肾藏精,心肾相交,方能安眠。”
若肾水不能上济心火,心火独亢,神明不宁,则难以入睡。
食疗推荐:酸枣仁粥、莲子百合羹、龙眼肉泡水;
中药推荐:酸枣仁、柏子仁、远志、黄精、熟地黄;
生活建议:睡前远离电子屏幕,静坐冥想,泡脚加艾叶有助引火归元。
易怒、头胀、面红目赤;
心烦不安、急躁易怒;
睡中多梦、容易惊醒;
口苦口干、大便干结、舌红苔黄。
情绪抑郁、压抑、愤怒等使肝火上炎,扰乱心神。
肝主疏泄,调畅情志;肝火上炎,扰动心神,夜不能寐。
食疗推荐:菊花决明子茶、莲子心泡水;
中药推荐:柴胡、黄芩、栀子、龙胆草;
生活建议:白天多做舒缓运动如瑜伽、太极,情绪管理是关键。
多梦易醒、心悸健忘;
白天乏力,容易疲倦;
胃口不好,饭后胀满;
舌淡苔白,脉细弱。
思虑过度、劳累伤脾,导致气血生化不足,心神失养。
脾为后天之本,生化气血;心主神明。若心脾两虚,血不养神,睡眠质量差。
食疗推荐:大枣莲子粥、桂圆红枣汤;
中药推荐:党参、黄芪、当归、酸枣仁、龙眼肉;
生活建议: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适当午休有助补养气血。
睡着容易,但清晨3-5点醒来;
虽睡足但依然疲惫;
五心烦热(手心、脚心、心口热);
潮热盗汗、口干舌燥、舌红少苔。
熬夜、过度劳累、热性食物摄入过多,伤阴生内热。
阴虚则阳亢,虚火内扰,心神不安。
食疗推荐:银耳莲子汤、百合枸杞粥;
中药推荐:知母、麦冬、生地黄、黄精;
生活建议:晚上不宜进补、远离油炸烧烤,夏季避免冷饮。
入睡困难,或易醒多梦;
胸闷、口苦、痰多;
白天疲惫、头昏沉重;
大便粘腻、舌苔厚腻。
饮食不节、脾虚生湿,湿聚化热,形成痰热,扰乱心神。
痰热内扰清阳,心神为痰火困扰,神不安则不寐。
食疗推荐:陈皮茯苓汤、绿豆薏米粥;
中药推荐:半夏、茯苓、竹茹、黄连;
生活建议:清淡饮食、戒油腻甜食,多运动以利湿化痰。
👉 快速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失眠:
关键词 | 类型 |
---|---|
躺下脑清醒、腰酸心烦 | 心肾不交型 |
烦躁易怒、多梦惊醒 | 肝火扰心型 |
乏力健忘、容易哭 | 心脾两虚型 |
睡得早醒得早、热烦口干 | 阴虚火旺型 |
头昏脑涨、口苦痰多 | 痰热内扰型 |
(你可以把这些症状写在备忘录里,每周自查一次哦)
失眠看似是“小事”,实则影响全身健康:
长期失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、内分泌紊乱;
情绪焦虑、记忆力下降,甚至诱发抑郁;
脾胃、心脑、肾功能都受到连锁影响。
而中医的调理思路,就是帮你从体质出发,解决“根源”,而不仅是“助眠”。
每一次强迫入睡、每一次“赖床到天亮”,都是对身体的消耗。
与其苦苦挣扎,不如试着去调理体质、顺应自然、安神养心。
🌿 愿你从今晚起,入眠安稳,梦也温柔。
📮 欢迎留言互动:你属于哪种失眠类型?你是怎么调理的?
你的分享,可能刚好帮助到正在挣扎的TA!
中医养生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