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词典H
中药词典H
【出处】出自《饮膳正要》。《本草经疏》:乌爹泥,今人多用外治,内服甚少。 【拼音名】Hái ér Chá 【英文名】Catechu,Wadalee-gum 【别名】乌爹泥、乌垒泥、乌丁泥、儿茶、粉儿茶、西谢、儿茶膏、黑儿茶 【来源】 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儿茶心材或去皮枝干煎制而成的干燥浸膏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acia catechu(L.F.)Willd.[Mimosa catechu L.F.] 采收和储藏:一般儿茶栽培10年以上,即可采伐加工。可在冬季落叶后春季萌芽抽枝前进行,此时正值旱季,儿茶膏易蒸发干燥。将树砍伐后,除去白色边材,取褐色心材砍成碎片,加水4倍,煮沸提取6次,每次浸提1.5h,合并6次浸提液,浓缩成流浸膏,盛入模具干燥成形,即得商品儿茶膏。 【原形态】儿茶 落叶小乔木,高6-13m。树皮棕色,常成条状薄片开裂,但不脱落;小技被短柔毛。二回羽状复叶,互生,长6-12cm;托叶下常有一对扁平、棕色的钩状刺或无;总叶柄近基部及叶轴顶部数对羽片间有腺体;叶轴被长柔毛;羽片10-30对;小叶20-50对,线形,长2-8mm,宽1-1.5mm,叶缘被疏毛。总状花序腋生;萼成简状,上部5裂,有疏毛;花瓣5,黄色或白色,披针形或倒被针形,为萼长的2-3倍,被疏毛;雄蕊多数,花丝分离,伸出花冠外;雌蕊1,子房上位,长卵形,花柱细长。荚果带状,长5-12cm,宽l.8cm,棕色,有光泽,开裂,柄长3-7mm,先端有喙尖,紫褐色。种子3-10颗。花期4-8月,果期9月至翌年1月。 【生境分布】分布于浙江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,其中除云南(西双版纳、临沧地区)有野生外,余均为引种。 【栽培】 生物学特性 儿茶产于热带地区,西双版纳是我国儿茶商品的唯一产区,主产地年平均气温21.2-21.7℃,极端最低气温-0.5- 2.8℃,年降雨量1200-1500mm,相对湿度83%-85%。儿茶是阳性植物,要求阳光充足,特别是幼苗,最怕其他植物的覆盖和荫蔽。土壤宜选向阳,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的壤上或轻粘土栽培。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。生产上常用直播,于5-6月雨季进行,最迟不要超过 7月,按行株距2m×3m挖穴,穴口宽50cm,深40cm,底宽30cm。用农家肥和钙、镁、磷肥混合,每穴施7.5kg作基肥。每穴播种8-10颗,种子千粒重52g,每1h㎡播种量255-315kg。盖土1-1.5cm。苗高约8cm时,进行第1次间苗,每穴留苗 4株。苗高15cm时进行第2次间苗,每穴留苗2株。翌年雨季定苗,去弱留强,每穴留壮苗1株,确保全苗。6-9月,每月应除草1次。雨季末期,可将除掉的杂草覆盖植株根基周围,以利抗旱保苗。儿茶收获部分主要是茎杆心材,故应将离地面2m以下的分枝剪除,确保主杆形成;幼树顶端易下垂,应架支柱,使其直立生长。 病虫害防治 猝倒病:在苗过密或阴湿环境容易发生。应选阳光充足,通风、排水良好的土地播种;喷1:1:120波尔多液预防。发病开始,立即拔除病株,用3:1的石灰和草木灰撒于表土,并用50%多菌灵浇灌防止蔓延。虫害有地老虎咬断幼苗,粉蚧聚集枝杈上吸取汁液。 【性状】 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方形块状或不规则块状,大小不一,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稍具光泽,平滑或有龟裂纹。质脆,易破碎,断面不整齐,具光泽,有细孔。无臭,味涩、苦后略甜。 以黑色略带棕色,不焦不碎,味微苦而涩者为佳。 显微鉴别 取儿茶粉末以水装置,放置片刻,量显微镜下观察,可见大量针状结晶及黄色块状物。 【化学成份】心材含儿茶鞣酸(catechu-tannic acid)20%-50%,左旋及消旋儿茶精(catechin)2%-20%,左旋及消旋表儿茶精(epicatechin),鞣红鞣质(phlobatannin),以及非瑟素(fisetin),槲皮素(quercetin),槲皮万寿菊素(quercetagetin)等黄酮醇和山柰酚(kaempferol),二氢山柰酚(dihydrokaempferol),花旗松素(taxifolin),异鼠【出处】出自《饮膳正要》。《本草经疏》:乌爹泥,今人多用外治,内服甚少。 【拼音名】Hái ér Chá 【英文名】Catechu,Wadalee-gum 【别名】乌爹泥、乌垒泥、乌丁泥、儿茶、粉儿茶...
养生
8.体内过程 [14C]d-儿茶精口服,吸收率在70%以上,于1-3h达峰浓度。口服0.5g、1.0g和2.0g,血清浓度随剂量大小而高低,但相对生物利用度大致相似,无胃肠道饱和吸收及剂量依赖性首过效应。原化合物的表观消除半衰期为1-1.5h,以原形从尿排出者约占0.5%,约8h可排泄完毕。
9.毒性 儿茶鞣酸小鼠静注200-300mg/kg可致死亡,以含儿茶鞣酸3%-5%的饲料喂大鼠1月不引起动物死亡。儿茶精灌服对小鼠的LD50大于l.37g/kg。
【毒性】儿茶素的 半数致死量小鼠灌胃大于1.37g/kg。
【鉴别】
(1)取本品粉末约0.1g,加水10ml,使溶解,滤过,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l-2滴,溶液呈墨绿色。(检查鞣质)(2)取本品粉末约0.1g,加水25ml使溶解,滤过,取滤液10ml,加饱和溴水约5滴,立即发生黄白色沉淀。
(3)取火柴杆一端入本品水浸液中,使轻微着色,待干燥后再浸入盐酸中立即取出,直火焰附近烘之,杆上即显深红色。(检查儿茶精)(4)取本品约0.2g,加水50ml使溶解,加浓盐酸5ml与甲醛试液10ml,水浴上加热,有黄棕色沉淀,放冷,滤过,滤液中加三氯化铁试液数滴与固体醋酸钠5g,下部应呈棕红色,不得呈蓝色。(检查其他鞣质混入)(5)薄层色谱 取本品细粉1g,加甲醇液10ml溶解,滤过,滤液供点样。另以儿条精甲醇液点样对照。同点于0.5%CMC硅胶G板上,用氯仿-甲醇-甲酸(8:2:0.08)为展开剂,展距16cm,喷含1%盐酸的0.05%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己醇溶液.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,显相同的紫色斑。
【炮制】拣去杂质,刷去灰屑,研成小块或研成细粉。
【性味】苦涩;凉;无毒
【归经】心;肺
中药词典H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