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pping cart

  • Cart Image 1 × $100.00
  • Cart Image 1 × $10.00
Subtotal: $110.00

Intrinsicly evisculate emerging cutting edge scenarios redefine future-proof e-markets demand line

Gallery Posts

关注养生,呵护健康,从每天开始 传承千年中医智慧

中药方剂

显示第 21007-21015 / 21522 条结果

一提丹

【方源】《家庭治病新书》引《外科探原》。 【组成】飞霞(即黄升)一分、煅石膏九分 【用法】上为细末。掺之。 【主治】痈疽溃后脓未尽者。
作者:养生 1 0

一提金

一提金--《医统》卷六十五 【方源】《医统》卷六十五。 【组成】老黄瓜(去子,用好皮消填满,阴干)一条 【用法】上为末。每用少许,吹入喉内,即愈。 【主治】咽喉肿痛。 一提金--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三 【
作者:养生 1 0

一紫散

【方源】《准绳·疡医》卷六。 【组成】紫金皮(童便浸七日,晒干),生地黄各等分 【用法】上砍烂.茶清调匀敷贴。余处伤不用制。 【主治】伤损眼胞,青黑紫色肿痛。
作者:养生 1 0

一善膏

【方源】《酱济方》卷三一五。 【组成】木通、绵黄耆、羌活、川芎、生地、黄桃仁、白芷、连翘、玄参、防风、木鳖子仁、当归末、乳香(另研)、没药(另研)各二两 【用法】上除乳、没、当归外,余并锉用。真麻油四
作者:养生 0 0

一锭金

《解围元薮》卷三。为原书同卷“一粒金丹”之异名。见该条。
作者:养生 1 0

一煎散

【方源】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 【组成】当归尾、皂角刺、桃仁泥、川山甲(炒)、甘草各二钱,黄连一钱五分,枳壳、槟榔、乌药、白芷、天花粉、赤芍、生地各一钱,红花五分,玄明粉、大黄各三钱 【用法】用水二钟,浸
作者:养生 0 0

一膜散

【方源】《普济方》卷二九一。 【组成】地胆、斑蝥、硫黄、雄黄各等分 【用法】上为细末。揩破患处,醋调搽。 【主治】瘰疬。
作者:养生 0 0

一漱汤

【方源】《喉科心法》卷下。 【组成】川花椒一钱,北细辛一钱,香白芷一钱二分,青防风二钱 【用法】上药用水一茶杯,煎八分,漱之,频含频吐,即止。 【主治】各种牙痛。
作者:养生 1 0

一滴金

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四。为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五“一滴金丸”之异名。见该条。
作者:养生 1 0

一提丹

【方源】《家庭治病新书》引《外科探原》。 【组成】飞霞(即黄升)一分、煅石膏九分 【用法】上为细末。掺之。 【主治】痈疽溃后脓未尽者。
作者:养生 1 0

一提金

一提金--《医统》卷六十五 【方源】《医统》卷六十五。 【组成】老黄瓜(去子,用好皮消填满,阴干)一条 【用法】上为末。每用少许,吹入喉内,即愈。 【主治】咽喉肿痛。 一提金--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三 【
作者:养生 1 0

一紫散

【方源】《准绳·疡医》卷六。 【组成】紫金皮(童便浸七日,晒干),生地黄各等分 【用法】上砍烂.茶清调匀敷贴。余处伤不用制。 【主治】伤损眼胞,青黑紫色肿痛。
作者:养生 1 0

一善膏

【方源】《酱济方》卷三一五。 【组成】木通、绵黄耆、羌活、川芎、生地、黄桃仁、白芷、连翘、玄参、防风、木鳖子仁、当归末、乳香(另研)、没药(另研)各二两 【用法】上除乳、没、当归外,余并锉用。真麻油四
作者:养生 0 0

一锭金

《解围元薮》卷三。为原书同卷“一粒金丹”之异名。见该条。
作者:养生 1 0

一煎散

【方源】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 【组成】当归尾、皂角刺、桃仁泥、川山甲(炒)、甘草各二钱,黄连一钱五分,枳壳、槟榔、乌药、白芷、天花粉、赤芍、生地各一钱,红花五分,玄明粉、大黄各三钱 【用法】用水二钟,浸
作者:养生 0 0

一膜散

【方源】《普济方》卷二九一。 【组成】地胆、斑蝥、硫黄、雄黄各等分 【用法】上为细末。揩破患处,醋调搽。 【主治】瘰疬。
作者:养生 0 0

一漱汤

【方源】《喉科心法》卷下。 【组成】川花椒一钱,北细辛一钱,香白芷一钱二分,青防风二钱 【用法】上药用水一茶杯,煎八分,漱之,频含频吐,即止。 【主治】各种牙痛。
作者:养生 1 0

一滴金

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四。为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五“一滴金丸”之异名。见该条。
作者:养生 1 0